行业资讯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内容简介
你是否关注涉农高校的智慧教学发展?2024-2025 年,国家及地方出台多项政策助力涉农教育数智化升级!本文深度梳理五大核心政策方向:
✅ 教学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新农科设备升级,地方院校最高补贴 80%,中央部属高校补贴 70%,智慧农机、虚拟仿真实验设备优先纳入支持范围。
✅ 教育数字化专项:AI 大模型课程、虚拟仿真实验、5G + 沉浸式教学等成重点,教育部推动 AI 与农业教学深度融合,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获专项经费支持。
✅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层就业补贴、耕读教育必修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加速,34 所高校已建成 184 个实践基地,助力 “新农人” 技能提升。
✅ 农业强国专项资金:支持智慧农业紧缺专业增设、国家级实验室与产业研究院共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 地方特色政策:浙江 “未来农场”、辽宁设施农业数字化、深圳校企合作补贴等地方实践,提供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培训等多元支持。
无论是高校管理者、教师还是涉农专业学生,这份政策指南都将为你解析资金申请、项目落地的关键要点,助力把握智慧农业教育新机遇!
目录
教学设备更新补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教育数字化专项支持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政策
农业强国建设专项资金
地方性特色补贴
一、教学设备更新补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1.覆盖范围
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更新,重点支持涉农高校面向农业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的设备升级,例如“涉农高校设备更新需符合战略急需领域”的具体政策依据,例如依据《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等文件,优先支持新农科设备升级。
2.补贴比例与限额
地方院校:按东、中、西、东北地区分别补贴40%、60%、80%、80%的核定投资总额;
中央部属高校:补贴70%;
专项限额:补贴比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项目优先级动态调整,即“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项目可不受限额管理”。
3.相关政策:
《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
发布单位:农业农村部
颁布时间:2024年10月23日
主要内容:推动农业生产全流程数字化,重点支持智慧农机研发和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同时和该“行动计划”与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智慧农业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实践相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发布单位:中共中央、国务院
颁布时间:2025年2月23日
主要内容: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生物育种产业化、智能农机推广及淘汰老旧农机,扩大无人机植保补贴范围。
《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发布单位:国家发改委、教育部
颁布时间:2024年6月13日
支持方向:重点支持涉农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地方院校补贴比例最高80%,“双一流”高校最高支持5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教育设备更新
政策依据:2025年《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补贴比例:地方院校按东、中、西、东北区域分别补贴40%、60%、80%、80%。
二、教育数字化专项支持
教育部等九部门提出,通过AI大模型接入(如DeepSeek、Kimi)、虚拟仿真课程、微专业和数字化技术等推动涉农高校教学改革,具体包括:
1.智慧课程建设
支持建设覆盖农业学科的知识图谱和AI大模型课程资源,例如虚拟仿真实验、智能农艺实训系统等,相关项目可通过通过省级或校级平台申请专项经费。
2.科研与教学融合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的意见》中“鼓励学科交叉科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3.相关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24〕718号)
发布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
颁布时间:2024年
重点内容:“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支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
《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
发布单位:教育部
颁布时间:2021年9月16日
备注:该方案在2024年仍作为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指导文件,例如华中农业大学2024年实践提到“耕读路上:行走的思政课堂”。
“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
发布单位:工信部、教育部
启动时间:2022年4月
案例:中国农业大学获批试点,探索5G+沉浸式教学、智慧农业教育等应用。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管理规范(试行)》
发布单位:教育部
颁布时间:2022年7月25日
要求:统一平台命名、用户认证和运行监测,推动教育资源互联互通。
要求:将耕读教育纳入涉农专业必修课,建设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强化学生服务“三农”的使命感。
三、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政策
1.基层就业补贴
部分地区试点基层就业补贴,如浙江省“未来农场”计划推动涉农人才下乡。
2.耕读实景建设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教育部要求涉农高校建设耕读教育实践基地,依托政策可申请资金支持,例如2023年已有34所高校建成184个基地,涵盖智能农业示范园区等场景。
3.相关政策: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发布单位: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
有效期:2022年—2025年
目标:提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至80%,建设省级农业大数据中心,推广“AI+遥感”灾害预警系统。
四、农业强国建设专项资金
根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涉农高校可争取以下支持:
1.学科建设
《教育部等四部门意见》中“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智慧农业等紧缺专业”。
2.高能级平台
支持涉农高校联合企业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或产业研究院,例如“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或“省级重点实验室”。
五、地方性特色补贴
1.校企合作激励
涉农高校与农业科技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可申请地方产业协同资金,地方性政策案例:地方性校企合作激励政策需结合省级规划(如山东省推动“智慧实验室”校企共建)。
2.技能培训补助
参与“乡村振兴驿站”“科技小院”等项目的师生,可享受交通、住宿等专项经费支持,相关成果还可纳入职称评审加分项。
3.相关政策:
浙江省《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规划》
颁布时间:2021-2025年
目标:建设100家“未来农场”,AI技术覆盖率超90%。
辽宁省《智慧农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颁布时间:2023年
重点:支持设施农业数字化,推广日光温室智能调控技术。
深圳市南山区校企合作激励
颁布时间:2025年
内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申请最高3万元/人实习补贴,智慧农业项目纳入职称评审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