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OA登录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需求爆发市场规模超六千亿,一文梳理中国肉牛行业概况|熊猫农业研究
时间: 2022-4-9

肉牛及肉用牛,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肉牛的特点是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肉牛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肉用品,还能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

 
肉牛生产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牛肉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先后出台《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等多项政策,大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发展肉牛生产,对于增强牛肉供给保障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肉牛生产总体保持增长态势,规模化比重不断提高,生产水平逐步提升。2021年,中国肉牛产业整体规模超6000亿,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肉牛产业未来增长空间较大,特别是在高端产品市场方面。未来,中国消费者对牛肉需求量的稳步增加将继续推动中国肉牛市场规模持续小幅增长,预计2024年肉牛市场规模将超过7600亿元,肉牛养殖的前景十分广阔。然而,目前我国肉牛市场仍存在供需不平衡、产业基础差、生产周期长、养殖方式落后等众多问题,需要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为肉牛生产赋能,促进肉牛生产高质高效发展。
 
本期,熊猫君将首先与大家分享我国肉牛产业的行业概览。在这个研究中,你将看到如下几个部分:
  • 一、我国肉牛生产及消费情况

  • 二、我国肉牛主要品种

  • 三、我国肉牛饲养方式及养殖模式

·1)饲养方法
·2)养殖方式
·3)养殖模式
·4)养殖规模


肉牛生产及消费概览


图1:2011年-2020年我国肉牛存栏量及出栏量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从肉牛存栏量看,2011-2016年我国肉牛存栏数持续上升,2016-2017年略有下降,2017-2020年存栏数继续上升。2020年我国肉牛存栏量达7685.1万头,较2019年增加687.1万头,同比增长9.8%,相比2011年增长15.6%。预计2021年我国肉牛存栏量将继续上升(2021年数据暂未公布)。
 
如今我国肉牛养殖尚未做到大规模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散户受到政策和价格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散户的批量进入/退出会对肉牛存栏量产生重要影响。2011年-2016年,我国肉牛存栏数持续上升,主要是受到政策因素和供需缺口的影响。在政策端,我国在2013年实施了能繁母牛的补贴政策,主要采取见犊补母、母牛规模养殖等方式落实补贴,从而导致了整个母牛群体数量的增长。同时,国家陆续实施的国家肉牛良种补贴、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建设项目等多种政策也对整个肉牛存栏数的增长起了促进作用。在供需端,随着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多,肉牛养殖市场整体扩大,市场供给缺口较大,吸引许多新养殖户/企业进入肉牛养殖领域,促进了2011-2016年我国肉牛存栏数的持续上升。由于散户退出、肉牛出栏量增加、以及肉牛主产区为了扩大牛肉生产量采取了“弑母杀青”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2016-2017年我国肉牛存栏量有明显下降。随着产业扶贫政策和部分省份“稳羊增牛”的政策带动,以及我国肉牛整体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提高,2017-2020年我国肉牛存栏量持续上涨,预计2021年也将继续小幅上升。不过,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等事件仍对我国肉牛存栏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我国肉牛整体存栏量离高位仍存在距离。
 
在肉牛出栏量方面,除2012-2013年有小部分回落外,2013-2020年我国肉牛出栏量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肉牛出栏量4565.5万头,较2019年增加31.6万头,同比增长0.7%,相比2011年增长8.7% ,体现出居民对于牛肉的旺盛消费需求。预计2021年我国肉牛出栏数也将稳中有增(2021年数据暂未公布)。



图2:2012-2020年我国牛肉生产量及消费量
注:牛肉消费总量=人均牛肉消费量*当年我国总人口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在牛肉生产端,除2012-2013年略有下降,2013-2020年我国牛肉生产量稳中有升。2020年我国牛肉总产量672.5万吨,相较于2019年增加了5.2万吨,同比增长0.7%,相比2012年增长9.4%。在牛肉消费端,我国牛肉消费总量2012-2020年持续上升,预计2021年将继续大幅增长。总体而言,我国牛肉产量无法满足我国牛肉消费量,中国肉牛产业供小于求。



图3: 2014-2020年我国进口牛肉量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为了满足我国牛肉消费端的需求,我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牛肉。通过图3可以看出,我国牛肉供给端存在较大缺口,我国进口牛肉量逐年攀升。同时,牛肉进口量占牛肉总消费量的比例也在逐渐增长,在2020年,牛肉进口量占我国牛肉总消费量的24%,我国牛肉消费对进口牛肉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加。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肉牛存栏量尚未恢复高位,肉牛存栏量和出栏量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在消费端,我国牛肉产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对进口牛肉的依存度较高,存在较大供需矛盾。



                                                                                  主要肉牛品种

我国的肉牛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国外引进肉牛品种、本土肉牛品种、杂交肉牛品种。


图4: 我国肉牛主要品种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1. 国外引进牛种

在国外引进牛种方面,我国主要从欧美引入了大量性能较好的牛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等多种品种。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牛种。公牛成年体重1000公斤~1100公斤,母牛600公斤~800公斤,毛为黄或红白花,白头,背腰发达,后躯丰满,略晚熟。脂肪囤积中等,眼肌面积大,肉质良好,呈大理石纹状。具有良好的产奶性能,305天泌乳期的产奶量达5000公斤。用西门塔尔杂交改良的母牛产奶多,对犊牛早期生长发育和提早出栏十分有利。其杂交后代经强度育肥,22月龄体重达500公斤即可屠宰,其高档肉块总量占产肉量的21%,优质肉块总量占34%,肉质细嫩,肥度适中,肉的品质达到了美国农业部颁牛肉标准的"优等"等级。西门塔尔牛可作经济杂交的父本,也适于作"顶交"的父本。利用该品种改良地方品种黄牛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
 
夏洛莱牛:原产于法国,是大型肉牛品种,以增重快、瘦肉多而闻名于世。公牛成年体重1100公斤~1200公斤,母牛700公斤~800公斤,毛呈白色或乳白色,骨骼健壮,背腰发达。早期发育快,15月龄前日增重高于其它品种。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为6.29∶1,高于其它品种。屠肉率高达65%~70%,优质肉比例高达70%以上。酮体中脂肪含量少,大理石纹明显,是高档牛肉的货源。肌肉纤维较粗,难产率较高。夏洛莱牛主要用作经济杂交的父本或轮回杂交的亲本。其杂交后代初生犊体重大,生长发育快,生后18月龄体重可达300公斤。经过短期强度育肥后30个月龄内屠宰,是生产高档牛排的重要来源,年龄稍大屠宰后也是快餐肉的理想货源。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是大型肉用牛种。毛红色,公牛成年体重950公斤~1100公斤,母牛600公斤,体型较夏洛莱牛小,骨骼较细,初生犊体重较小,难产率低,具有早熟性、生长强度大等特点。其肉质细嫩,纹理结构良好,仅次于夏洛莱牛和西门塔尔牛,是黄牛改良上居第三位的种牛。泌乳能力一般。利木赞牛一般用作经济杂交的父本或轮回杂交的亲本。
 
安格斯牛:是原产于英国的早熟肉牛品种。体格中等,公牛成年体重800公斤~900公斤,母牛600公斤。体型呈长方形,多脂肪,毛色纯黑而无角。早熟,生长发育快,耐粗饲,抗病力强,12月龄体重可达400公斤。屠宰率60%~65%,繁殖率高,长寿,母牛泌乳性能好,难产率较低。
 
2.本土地方品种

在本土地方品种方面,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黄牛被毛以黄色为最多,品种可能因此而得名、但也有红棕色和黑色等。头部略粗重,角形不一,角根圆形。体质粗壮,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其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在大家畜中或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在农区主要作役用,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其中大体型的黄牛品种代表主要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晋南牛等。
 
秦川牛:大型役用兼用品种,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八百里秦川”,平均屠宰率达58.3%,净肉率50.5%,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重要品种。
 
南阳牛:大型役用兼用品种,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白河流域的广大平原地区,平均屠宰率52.2%,净肉率43.6%,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重要品种。
 
鲁西牛:大型役用兼用品种,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和济宁,平均屠宰率56.9%,净肉率45.2%,是优质高档牛肉的重要来源。
 
延边牛:大型役用兼用品种,主要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平均屠宰率57.7%,净肉率47.2%,肉质柔嫩多汁,鲜美适口,大理石纹明显,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重要品种之一。此外,延边牛十分耐寒,是我国重要的抗寒品种之一。
 
晋南牛:大型役用兼用品种,产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屠宰率55%-60%,净肉率45%-50%,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重要品种。



图5: 引进品种与地方品种体重差异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在产能方面,我国的秦川牛(地方品种)公牛成年体重比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引进品种)分别低46%和23%,育肥日增重分别低6%和42%。我国本土肉牛品种的生产效率相比发达国家的牛种还存在一定差距。
 
3.杂交牛种

如今,我国在大力引进海外牛种的同时,也不断利用杂交技术将海外引进牛种本土化。杂交牛种主要由中国与外国肉牛杂交而成,目前主要有三河牛、新疆褐牛、草原红牛、科尔沁牛、夏南牛和延黄牛等成熟的杂交培育品种,由于成本较进口肉牛低,肉用性能良好,养殖效益较本土肉牛高,目前杂交牛种得到广泛养殖。

                                                               


                                                                             肉牛饲养方式及养殖模式


1. 饲养方式

在饲养方法方面,我国主要以草饲和谷饲两种方式为主。
 
草饲:以喂养牧草为主,肉牛被放养在宽阔的牧场并食用新鲜的牧草,直到达到成熟期,通常为30-36个月龄。草饲牛一般生长在地广人稀,辽阔无边的草原,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有大量的草饲牛,我国草原地区也有部分草饲肉牛。草饲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成熟期晚,成本较高。
 
谷饲:以喂养玉米等混合谷物为主,谷饲牛肉可以尽快的长到成品体重,不同于草饲的漫长生长周期,谷饲牛在18-24月龄即可达到预期体重。谷饲牛肉的脂肪含量高,肉质细嫩多汁,雪花纹理分布均匀,饲养成本较低,受天气影响较小。
 
2. 养殖方式

在养殖方式方面,目前主流的养殖肉牛方式有自繁自育、短期育肥、养殖母牛三种方式。
 
自繁自育:自繁自育养殖方式是指母牛通过配种不断培育下一代,然后再对牛犊进行育肥,公牛则当作架子牛育肥使用。此种模式由于需要培养小牛犊,整个养殖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主要在饲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或者饲养成本较低的地区采用。
 
短期育肥:短期育肥方式主要是通过外购架子牛,然后进行短期强化育肥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下育肥效果显著,能快速提升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饲养周期短,一般经过5-7个月活重达到500公斤左右或以上即可出栏上市销售。但是由于需要短期快速育肥,饲料成本较高,资金投入大。
 
养殖母牛:该方式主要是以饲养母牛为主,母牛平均14个月即可生产一头牛犊,在牛犊断奶后将牛犊直接卖出。
 
目前,以快速育肥为主的小型养殖户或者规模化肉牛养殖企业倾向于采取短期育肥模式,直接外购架子牛进行养殖,但生产成本较高,自繁自育的肉牛养殖模式仍处于主导地位,占国内肉牛养殖的八成以上。目前较为流行的是将自繁自育以及短期育肥结合在一起的“农户+公司”合作方式,农户分散自繁自育,然后将育成的架子牛出售给公司,公司在短期进行集中强化育肥并出售赚取利润。
 
这种新型的合作方式较好的将我国传统分散养殖的小市场进行聚合并与大型养殖场资金充足、场地设施完善的特点相结合,既解决了农户卖牛问题,缩短了整体养殖周期,又给公司带来了稳定可靠的牛源。

3. 养殖模式

在养殖模式方面,我国肉牛养殖主要分为传统农区养殖模式、牧区养殖模式以及新兴的专业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若想要获得高收益,应采取新型的专业化、集约化养殖模式。
 
4. 养殖规模

在养殖规模方面,我国肉牛养殖缺乏规模收益,头均出肉量少,中国肉牛行业目前仍由农户小规模养殖主导,专业化程度及出肉量水平较低。2019年,中国肉牛养殖方式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在10头以下的散户数量占比高于50%,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户占比不到20%,行业集中度较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肉牛整体养殖效率低下。


图6: 中国肉牛饲养规模比例
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
 
在养殖规模方面,我国肉牛养殖缺乏规模收益,头均出肉量少,中国肉牛行业目前仍由农户小规模养殖主导,专业化程度及出肉量水平较低。2019年,中国肉牛养殖方式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在10头以下的散户数量占比高于50%,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户占比不到20%,行业集中度较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肉牛整体养殖效率低下。
 
本期,熊猫君与大家分享了肉牛产业的发展概览。后续熊猫君将继续与大家分享肉牛产业的全产业链介绍、技术发展情况、以及肉牛产业的投资机会,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版权所有:熊猫资本

新闻资讯
    联系我1们

    4006042800

  • 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智汇路300号
  • E-mail:service@foidn.com